2022-3-3 ui設計分享達人
你好,我是《用戶體驗四維度》,一本關于用戶體驗的新書,今天正式上市了。
具體內容方面,我選擇了聚焦于“人”——主要探討了人與界面、人與內容、人與人和人與品牌的交互體驗——大部分話題既有宏觀上的綱領,也有微觀上的實現細節。這四類交互體驗,下文的提及會使用簡稱,所以先看下簡稱及對應的全稱。
HI X:Human Interface Experience,人與界面的交互體驗;
HC X:Human Content Experience,人與內容的交互體驗;
HH X:Human Human Experience,人與人的交互體驗;
HB X:Human Brand Experience,人與品牌的交互體驗。
下面把時間交給作者李瀟,由他來做一些分享。
你好,我是作者李瀟。我主要分享兩點,第一點是這本書的來龍去脈,第二點是這本書的主要特點。
01 《用戶體驗四維度》的緣起
2019 年 7 月 15 日,我在個人公眾號上發表了第一篇設計類文章《淺談 Keep 的 UI 設計》,轉到朋友圈后有很多人點贊,也有朋友說寫得不錯,轉到站酷后也有很多設計師留言稱贊。算是一個還行的開頭,這給了我信心。
之所以會寫公眾號,是因為當時我成立了一個個人的設計工作室,希望借公眾號的文章引來一些客流。之所以第一篇文章會寫 Keep,一方面是因為 Keep 比較知名,另一方面是因為我比較喜歡 Keep,也是 Keep 比較忠實的用戶。
當時的計劃就是挑一些個人比較喜歡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來寫,每款產品至少寫兩篇文章,一篇寫 UI 設計,一篇寫交互設計,或許還可以就產品功能再寫一篇。因為我分別從事過產品經理和 UI 設計的工作,同時也兼任過交互設計的工作,有這些方面的經驗。
按照計劃,第二篇文章很自然地就是關于 Keep 的交互設計,不過名字是《淺談 Keep 的用戶體驗》。因為所寫內容已經超出了“交互設計”的范疇,而“用戶體驗”恰好是一個更合適的主題。這篇文章的反響依然還行。另外,有趣的是,根據使用感受,我發現 Keep 這個擁有課程和社區的運動品牌,它的用戶體驗可以用四個維度來描述,它們分別是:人與界面、人與內容(課程)、人與人(社區)、人與品牌。沒錯,這就是本書最原始的雛形了。
再加上也有讀者朋友反饋說“用戶體驗的四維度”挺不錯,有啟發。于是第三篇文章就“拐彎”了——沒寫 Keep 的產品功能,也沒寫其他產品,而是把“用戶體驗的四維度”單獨寫成了一篇文章:《淺談用戶體驗的 4 個維度》。
某種程度上,第三篇文章的反響好過前兩篇,因為當時有 3 個業內比較知名的公眾號(分別是 MicroUX、應謀鬼計、UXPA,在此向他們致以謝意)轉載了這篇文章,且有一名立志成為產品經理的大學生根據這篇文章的觀點寫了一篇分析 QQ 和微信用戶體驗的文章:《從微信與 QQ 的交互比較中談用戶體驗》。另外,當時在跟一些朋友聊起我寫公眾號的近況時,有兩位設計師朋友都提了句“可以寫書/出書”。
不知說者是否有意,但是聽者有心,朋友的話更加堅定了我內心逐漸萌發的寫書的想法。第三篇文章之后,我就開始認真考慮寫書這件事了:首先,“用戶體驗的四維度”這個概念比較新,或許可以作為書的框架;其次,個人對用戶體驗非常感興趣,也就是對這個潛在的書的框架非常感興趣;第三,發在網上的文章,包括“用戶體驗的四維度”這個概念,反響都還行;第四,公眾號我是全職在寫,為了質量寫得很慢(平均兩周一篇 4000 多字的文章),時間成本已然很高,還不如再增加點時間成本來寫書。
所以,是不是真的可以把“用戶體驗的四維度”寫成一本書?
試試才知道。于是,在參考很多書的大綱以后,2019 年 8 月下旬,我就為“用戶體驗的四維度”列好了一個初步的大綱。
之后發在網上的所有文章,也就是從第四篇開始,就是按照這個大綱來寫的。也就是說,我是先把書稿寫成了網文,這種網文的更新一直持續到第 2 章 HI X(人與界面的交互體驗)的尾聲,隨后斷更。因為那時已和出版社簽好合同了,按照約定,書里的內容不再發到網上。對于那些曾在網上追過我文章的讀者朋友,在此我要說聲抱歉,請見諒。
順便說下書稿和網文的主要區別。歷經編輯的指導與建議、作者的反復修改、審校流程的打磨,與網文相比:
一,書稿的邏輯與結構更加嚴謹、合理,內容和語言也比網文精簡;
二,書稿更加體系化,相互之間(如 HI X 部分的根需求、功能架構和信息架構)盡可能做到了“環環相扣”,章節之間的起承轉合也更加連貫、自然;
三,書稿在內容層面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和優化,個別章節(第 1 章的四維度,第 2 章的根需求、功能架構等)則是進行了極大程度的修改和優化。
四,書稿在產品案例和生活案例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優。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一個簡單緣由,接下來分享下它的主要特點。
02 《用戶體驗四維度》的特點
這本書主要有四個特點,它們分別是:追求深度、追求卓越、展望未來、兼顧大小。當然,我也很期待你去發現這本書的其他特點,包括它的缺點。
是最堅強的人,是最脆弱的人 是最理智的人,是最敏感的人 固若金湯的人,語無倫次的人 不過,血肉之身
文章來源:站酷 作者:SonwDesign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www.73404.com.cn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